電池發展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。電池是由正負極材料、電解液和隔膜組成。離子在正負極間運動,就產生了電力。該過程中,正負極材料決定了電池的能量,電解液是鋰離子傳輸的載體,而隔膜用來隔離正負極,防止電子穿過。
但是,傳統液態鋰電池含有易燃的有機酯類電解液,當遇到高溫或者擠壓時容易燃燒或爆炸,會為新能源汽車帶來巨大的安全隱患。
固態電池,即逐步使用固體電解質替代傳統鋰離子電池的電解液及隔膜,在安全性、能量密度和使用環境上與傳統液態鋰電池相比具備更高上限。
電池結構特征
“在迭代技術上,金屬鋰作為負極材料的電池兼顧高比能和高安全性。測試的結果顯示,金屬鋰負極電池擁有更高能量密度,且比碳負極電池更安全,在針刺、擠壓、熱穩定方面具有更安全穩定的表現,完美的解決了能量密度與安全性的兼容問題。”
贛鋒鋰電首席科學家 許曉雄
贛鋒鋰電的研究團隊通過多年的研發實驗,使用自研自產的氧化物固體電解質,并引入安全性能優異的新型柔性固體電解質膜取代傳統隔膜,以降低電池因異常使用而引發的安全風險。
柔性固體電解質膜不僅具有較高的機械性能優勢、良好的柔韌性,其優異的熱學性能,可以有效降低傳統隔膜受熱收縮后,正負極直接接觸發生短路、起火的風險,安全性問題得到有效解決。
隨著市場對新型電力需求的提高,固態電池技術的普及和應用,將有更廣闊的發展潛力。
目前贛鋒鋰電固態電池生產基地已啟動4GWh的產能建設,且規劃在重慶建設國內最大的固態電池生產基地。贛鋒研發和推出的第一代、第二代固態電池,在動力、便攜儲能、可穿戴及3C數碼等領域已形成完善的商業化路徑。革新性的核心技術已申請209項國家專利,獲授權國家專利達107項。并通過國際和各行業標準,技術、工藝達到國內領先、國際先進水平。
混合固液鋰離子電池
氧化物固體電解質材料
粉體、漿料:
2021年末,備受矚目的贛鋒鋰電與東風汽車合作開發的E70示范運營車搭載的正是贛鋒固態電池,該整車續航可達426公里,試驗累計行駛里程已超過50萬公里。
固態電池是行業未來發展方向,贛鋒鋰電將繼續加速固態電池的規模化生產及商業化進程,用安全、高效的固態電池技術,助力民用、商用產業完成固態動力迭代,為我國電動化轉型提供不竭動力!